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去拜访已故好友陈伯衡的故居时的所见所感。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深沉的哀思。
首联"云房披素幔,雪涕访遗尘"直接点明主题:诗人含着泪水(雪涕),来到挂着白布幔(素幔)的老友故居(云房)。"素幔"暗示丧事,"遗尘"指故人留下的痕迹,开篇就营造出哀伤氛围。
中间两联写故居现状:"竹石对今雨,图书非故人"说庭院里的竹石还在雨中静立,书架上的图书依旧,但主人已经不在了。"鸟啼深巷静,花映古苔春"用动衬静——鸟叫声反而显得巷子更安静,春花映着古老的苔藓,更显出物是人非的寂寥。
尾联"何处风前笛,悲来过四邻"最是动人:不知哪里飘来的笛声,带着悲伤传遍四周。这个开放式结尾,让哀思随着笛声在邻里间回荡,也萦绕在读者心头。
全诗妙在通篇不直接说"我多伤心",而是通过白幔、静巷、古苔、悲笛这些意象,让哀伤自然流淌。最平常的景物(竹石、图书、鸟啼)因为主人的缺席,都成了触景伤情的媒介。这种含蓄的表达,比直白的哭诉更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