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潼关的险要地势和历史沧桑,语言雄浑有力,情感深沉。
首联写潼关的地势:禁谷(潼关附近的峡谷)像被天斧劈开一样高耸险峻,凭借这样的高地势拱卫着关中平原。"望若悬"形容峡谷陡峭如悬挂空中,画面感极强。
颔联继续写景:高峻的华山仿佛排开云层拔地而起,蜿蜒的黄河(浑河)环抱着城墙流过。这两句用"峥嵘""曲折"两个形容词,配合"排云出""抱堞圆"的动感描写,把山河的壮阔气势写活了。
颈联转入历史:潼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经百战"),前朝(可能指明朝)在此设防控制西北边疆("三边"指明代延绥、宁夏、甘肃三镇)。短短两句概括了潼关的军事地位。
尾联抒发感慨:当年兵部尚书(可能指孙传庭)修建的防御工事如今已无处可寻,只见落日残鸦,令人怅惘。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感慨。
全诗亮点在于: 1. 写景大气磅礴,用"排云出""抱堞圆"等动态描写让静止的山水活起来 2. 历史感厚重,从地理险要自然过渡到军事历史 3. 结尾的苍凉意境(落日残鸦)与开头的雄奇景象形成强烈反差,突出历史无常之感
诗人通过潼关这个战略要地,既展现了山河壮美,又寄托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情景交融,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