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先大夫所遗万竿烟雨障子

依山傍水总相宜,不说南朝李画师。
贫也家遗惟此物,痛哉亲去已多时。
堂空似觉烟云合,夜静犹闻风雨悲。
满幅潇然双泪洒,可能更诵蓼莪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儿子怀念已故父亲的作品,通过一幅父亲留下的水墨画竹图,表达了深切的思念和悲痛。

开头两句写画中竹林依山傍水的意境很美,但作者强调这不是南朝著名画家李成的作品(暗示画作虽无名但珍贵)。第三四句直接点明家境贫寒,父亲只留下这幅画作,而亲人离世已经很久了,充满物是人非的哀伤。

中间四句通过生动的画面感展现思念:空荡的房间里,画上的烟云仿佛活了过来;夜深人静时,画中的风雨声似乎就在耳边悲鸣。这种亦真亦幻的描写,把对父亲的思念具象化了。

最后两句情感爆发:看着这幅潇洒的竹林画泪流满面,这时再读《诗经》中那首悼念父母的《蓼莪》诗(古代著名的悼亡诗),悲痛更是难以承受。全诗用一幅画串联起父子深情,从睹物思人到触景伤情,感情层层递进,非常打动人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