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行
噫吁戏危哉,老人是百千万劫之馀灰。
问其生时朝代不敢说,但云少壮尚无为。
眼看富贵贫贱流,三番两番肉作堆。
儿孙丧尽亲戚死,剩此零星乾枯骸。
纷纷眇者扶跛者,跛者扶眇者,面凹骨削背复鲐。
离城十里,五日乃至,登阶一尺如天台。
敢希鸠杖与麋粥,但愿脱籍归蒿莱。
堂上赫怒声如雷,叩头出血谁汝哀。
昔日汉家天子威,海宇父老子弟还相聚。
酒酣歌罢帝亲语,丰沛世世无所与。
老人兮老人,尔既赤手今且回。
生守官园喂官马,死作泥土填官街。
问其生时朝代不敢说,但云少壮尚无为。
眼看富贵贫贱流,三番两番肉作堆。
儿孙丧尽亲戚死,剩此零星乾枯骸。
纷纷眇者扶跛者,跛者扶眇者,面凹骨削背复鲐。
离城十里,五日乃至,登阶一尺如天台。
敢希鸠杖与麋粥,但愿脱籍归蒿莱。
堂上赫怒声如雷,叩头出血谁汝哀。
昔日汉家天子威,海宇父老子弟还相聚。
酒酣歌罢帝亲语,丰沛世世无所与。
老人兮老人,尔既赤手今且回。
生守官园喂官马,死作泥土填官街。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直白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饱经苦难的孤寡老人的悲惨境遇,同时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尖锐批判。
开头用"百千万劫之馀灰"形容老人,就像经历无数灾难后剩下的灰烬,突出他漫长而痛苦的一生。老人连自己出生的朝代都不敢说,暗示他生活在严酷的专制统治下。诗中"肉作堆"这样直白的词语,展现了战乱或灾荒中尸横遍野的惨状。
中间部分用"眇者扶跛者"这样循环互助的画面,表现底层民众的艰难求生。老人进城要走五天,上一个台阶像登天,这些夸张描写凸显了社会底层人士的举步维艰。老人不指望官府救济,只求能脱离苦海,却连这点卑微愿望都无法实现。
最后通过对比手法更显讽刺:一面是官府"赫怒声如雷"的残暴,一面是老人"叩头出血"的卑微;一面回忆汉代天子与民同乐的盛世景象,一面是现实中老人"生喂官马,死填官街"的凄惨命运。这种强烈反差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虚伪与残酷。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老人干枯的身体一样质朴,但每个字都饱含血泪。诗人通过这个典型形象,不仅为千万苦难民众发声,更对不公的社会制度发出了最沉痛的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