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翰林典籍张敏行之官西土
敦煌城下沙如雪,敦煌城头无六月。
关西劲卒筑防秋,捷书夜半飞龙楼。
九重下诏徵貔虎,推毂上将开都府。
黄旗卷日大军行,旄头化石夜有声。
敦煌迢迢五千里,十月即渡黄河水。
上将翩翩才且雄,平戎不数贰师功。
叱咤犹在轮台北,匹马已入渠黎国。
左校偏裨晚射雕,倚鞍醉索单于朝。
西山黑风吹堕瓦,霜角吹秋塞垣下。
太平今见远宣威,君往从戎几日归。
幕下文儒兼解武,词林从此耀关西⑴。
关西劲卒筑防秋,捷书夜半飞龙楼。
九重下诏徵貔虎,推毂上将开都府。
黄旗卷日大军行,旄头化石夜有声。
敦煌迢迢五千里,十月即渡黄河水。
上将翩翩才且雄,平戎不数贰师功。
叱咤犹在轮台北,匹马已入渠黎国。
左校偏裨晚射雕,倚鞍醉索单于朝。
西山黑风吹堕瓦,霜角吹秋塞垣下。
太平今见远宣威,君往从戎几日归。
幕下文儒兼解武,词林从此耀关西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张敏行的官员奉命前往西北边疆任职的场景,展现了边塞的壮阔风光和将士们的豪迈气概。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边塞环境的描写(开头到"霜角吹秋塞垣下"):
- 用"沙如雪"和"无六月"形容敦煌极端的气候,突出边塞的艰苦。
- "关西劲卒"等句描写将士们筑城防御、连夜传递捷报的紧张氛围。
- "黄旗卷日"等句展现大军出征的壮观场面,连军旗都仿佛能把太阳卷起来。
- 通过"匹马已入渠黎国"等句,表现将领深入敌境的英勇。
2. 对张敏行的赞美:
- 称赞他"翩翩才且雄",文武双全,连古代名将贰师将军(汉武帝时的李广利)都比不上他。
- "幕下文儒兼解武"点明他作为文官却通晓军事的特殊才能。
3. 结尾的期许:
-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张敏行建功立业、早日凯旋的期待,相信他的文采武功将为关西地区增添光彩。
这首诗的亮点在于:
- 画面感极强:如"沙如雪"、"黑风吹堕瓦"等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 动静结合:既有大军行进的宏大场面,也有"晚射雕"的细节描写。
- 对比手法:用边塞的荒凉艰苦反衬将士们的豪情壮志。
全诗洋溢着盛唐边塞诗特有的豪迈气概,既写出了保家卫国的责任感,又充满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