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山中的冬日场景,充满了孤独感与对友人的思念。
开头两句写诗人因为怕冷整天关着柴门,对外界的人情冷暖毫不关心。这里"柴门"代表简陋的隐居生活,"世事炎凉"暗指人情冷暖的变化无常。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山中冬景:老鹤踩落松树上的积雪,猿猴的啼叫声仿佛要撕碎山头的云彩。诗人独自饮酒解闷,对着盛开的梅花更加思念友人。这些意象既表现了山林的野趣,又透露出孤寂之情。
最后两句直接表达期盼:什么时候能邀请你来我的茅屋,我们一起烧着落叶彻夜谈诗论文?"夜烧黄叶"这个细节特别温馨,既点明冬日山居的特色,又暗示着友人围炉夜话的温暖。
全诗通过冬日山居的冷清与对友情的渴望形成对比,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寒冷孤独中依然保持着的文人雅趣,以及对知音相聚的殷切期待。
尹廷高
廷高,字仲明,别号六峰,遂昌人。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