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神山行
山明水秀夕阳天,士女纷纷试二泉。
五里香塍争络绎,十分春色斗鲜妍。
风和岚影摇金扇,日暖霞光映翠钿。
石屋弥漫腾酒气,柱炉缭绕起茶烟。
听松石古思焦令,点易台荒忆邵贤。
我辈怡情游锡麓,昔人陈迹感桑田。
禅床入夜留云住,孤塔凌霄伴鹤眠。
安得此身无个事,陶然常作地行仙。
五里香塍争络绎,十分春色斗鲜妍。
风和岚影摇金扇,日暖霞光映翠钿。
石屋弥漫腾酒气,柱炉缭绕起茶烟。
听松石古思焦令,点易台荒忆邵贤。
我辈怡情游锡麓,昔人陈迹感桑田。
禅床入夜留云住,孤塔凌霄伴鹤眠。
安得此身无个事,陶然常作地行仙。
现代解析
这首《西神山行》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山的生动画面,充满了人间烟火气与自然之美的交融。
开篇用"山明水秀夕阳天"定下温暖基调,夕阳下的山水格外动人。人们纷纷涌向二泉(可能指当地名泉),五里路上都是络绎不绝的游人,春色与人潮相互映衬,热闹非凡。"风和岚影摇金扇"四句最有意境:微风中山雾像晃动的金扇,阳光给女子头饰镀上霞光,石屋里飘出酒香,茶炉腾起袅袅炊烟——这些细节把视觉、嗅觉、触觉都调动起来了。
后半段转入怀古幽思。看到听松石想起古人焦令,点易台遗址追忆邵贤(应是历史人物),在游玩中自然引发古今变迁的感慨。夜宿禅寺时,云雾停留在床榻边,孤塔与鹤影相伴,又转入空灵之境。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真想抛开俗务,永远做个逍遥自在的山中散人。
全诗妙在三个层次的自然转换:先写热闹的游春场景,再穿插历史沉思,最后归于超脱的隐逸情怀。就像用文字拍了个vlog,既有游人如织的打卡地,又有"小众秘境"的历史典故,结尾还升华出人生感悟,读来既有画面感又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