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清源

荒城数里半淤沙,衰柳千株集乱鸦。
道上双驺迎使节,水边一犬吠人家。
重重山色迷行色,点点霜华入鬓华。
遥忆江南好风月,客窗清夜梦梅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秋天的荒城景象,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首句“荒城数里半淤沙”,描述了一座被荒废的城市,只有一半被沙子覆盖,暗示着这座城市的衰败和荒凉。第二句“衰柳千株集乱鸦”,进一步描绘了衰败景象,众多的衰弱柳树和成群的乌鸦聚集,给人一种凄凉和孤寂的感觉。

接着,“道上双驺迎使节,水边一犬吠人家”,这两句描述了在道路上有两辆马车迎接使者的情景,而在不远处的水边有一只狗在吠叫。这里既有官员的出行,又有普通人的生活,形成了对比,暗示着社会的不均衡。

“重重山色迷行色,点点霜华入鬓华”,这两句描绘了远处的重重山色和近处的点点霜华,给人一种朦胧和梦幻的美感。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遥忆江南好风月,客窗清夜梦梅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好景致的怀念,以及在寒冷的夜晚独自在客窗中梦见梅花的心情,透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荒城的衰败景象,以及对江南美好景致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