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穿越峡江时看到的四季变化和怀古之情,语言生动,情感细腻。
首联"曾过雪浪当残腊,今见东风吹绿苔"用对比手法,写去年冬天看到的是雪浪翻滚的江面,如今春风已吹绿了岸边的青苔。通过季节变化,暗示时光流逝。
颔联"峡出清冰浮玉去,江衔炎日荡金回"继续用鲜明的意象描写江景:峡谷中融化的冰块像白玉般顺流而下,炎炎烈日映照江面,金光荡漾。这两句对仗工整,"浮玉"和"荡金"的比喻既形象又优美。
颈联转入怀古:"真人试剑仍留石,高士垂竿尚有台"。这里提到两个典故:仙人试剑留下的剑痕石和隐士垂钓的钓台。作者通过这些历史遗迹,表达对古人的追思。
尾联"作客经年重怀古,不堪蒲节又相催"点明主题:长年漂泊在外的游子,面对端午节的临近(蒲节指端午节),更加感怀古今,愁绪难遣。一个"催"字,道出了时光飞逝的无奈。
全诗以峡江为背景,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巧妙融合,通过鲜明的季节意象和精巧的典故运用,表达了游子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历史人物的追慕。诗中"雪浪"与"绿苔"、"清冰"与"炎日"的对比,既展现了峡江四季之美,也暗含了人生际遇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