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侄孟郁计偕北上

綵笔蜚名早,江南复几人。
美矣荆山玉,依然命世珍。
天入神京远,云收北斗新。
年来二三月,香霭一枝春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长辈送侄子孟郁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时写的,充满了赞赏、鼓励和祝福的情感。

前两句"綵笔蜚名早,江南复几人"是在夸赞侄子:你文采出众很早就出名了,整个江南地区像你这样的人才能有几个呢?用"綵笔"(彩笔)比喻侄子的文笔绚丽多彩。

接着"美矣荆山玉,依然命世珍"用了和氏璧的典故:你就像荆山发现的美玉一样,注定是世间难得的珍宝。这里既赞美侄子的才华,也暗示他终将脱颖而出。

"天入神京远,云收北斗新"写旅途和前程:去往京城的路途遥远("神京"指京城),但云开雾散后能看到明亮的北斗星(象征方向和希望)。这是鼓励侄子虽然路途艰辛,但前途光明。

最后两句"年来二三月,香霭一枝春"最有意境:每年二三月间,总有一枝春花在薄雾中绽放。这是对侄子最美好的祝愿——希望你像那报春的第一枝花,在科举考试中拔得头筹。

全诗用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把长辈对晚辈的骄傲、期许和祝福表达得既含蓄又温暖。特别是最后用"一枝春"的意象,既点明了送别时间在初春,又暗含"独占鳌头"的美好祝愿,非常巧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