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

下马度嵚崟,千溪复万林。含沙疑鬼箭,飞草畏蜞针。

火种通猺俗,山歌杂獠音。逢迎暂投息,起坐剧愁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艰难跋涉后的所见所感,充满异域风情和忧思。

开头两句写旅途艰辛:旅人下马徒步穿越高峻的山岭(嵚崟),眼前是无数溪流和密林交织的复杂地貌。"千溪复万林"用夸张手法,突出南方山水的密集感。

中间四句生动展现岭南特色:水边可能有含沙射人的毒虫(鬼箭),草丛里藏着吸血的蚂蟥(蜞针)。当地瑶族人用刀耕火种的方式耕作,山歌里混杂着少数民族(獠人)的语调。这些细节充满地域特色,既新奇又暗藏危险。

最后两句写心理变化:旅人暂时停下休息,与人寒暄,但刚坐下就被浓重的愁绪击中。"剧愁心"三字突然转折,可能是对异乡险境的忧虑,也可能是对故乡的思念,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全诗像一组电影镜头:从跋涉的艰辛,到异域的风物,最后定格在旅人愁容特写。诗人用"鬼箭""蜞针"等接地气的比喻,让危险变得具体可感;用"火种""山歌"展现文化碰撞,最终落在人类共通的乡愁上,读来既新鲜又亲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