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人艰难拜访友人的场景,充满了孤独与怀念的深情。
前两句"长记前回过我庐,艰难步履唤儿扶"用白描手法刻画了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诗人清楚记得上次老人来家里做客时,每走一步都需要呼唤儿子搀扶的艰难模样。这里"长记"二字透露出诗人对这次拜访的深刻记忆。
后两句笔锋一转,用"马箠敲门"的意象(马鞭敲门暗示骑马而来)带出残酷的现实:如今再也不会有人来敲门了,因为老人已经离世。结尾"寒水无人野屿孤"用孤岛寒水的画面,既写实景又暗喻心境——友人逝去后,诗人的世界就像冬日荒岛般冷清孤寂。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用最朴实的日常细节(搀扶、敲门)传递出最深沉的情感。没有直接写悲伤,但通过"无人""孤"等字眼,让读者自然感受到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物是人非的苍凉。这种含蓄克制的表达方式,反而比直白的哀悼更打动人心。
林亦之
(1136—1185)宋福州福清人,字学可,号月渔,一号网山。林光朝高弟,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赵汝愚帅闽,荐于朝,命未下而卒。有《论语考工记》、《毛诗庄子解》、《网山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