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画

少时驰驱走四方,马足遍踏无边疆。
北踰崦嵫薄扶桑,远陟羊肠上太行。
历参涉昴扪亢房,荡舟溟渤浮河潢。
五湖彭蠡窥沅湘,蛟龙出没鳞鬣苍。
大浪震叠钟鼓撞,怒蜃结搆珠瑶光。
游鱼鲦鲿鳣鲔鲂,鸂鶒沉浮旅鴐鸧。
大鹏一飞凌鹔鹴,中林荃蕙杂兰菖。
妖红曼绿艳靓妆,回溪曲覆秀筼筜。
老松怪柏号风霜,桂丹枫赤橘柚黄。
阆风仙人醉琼浆,前旆虹蜺骑凤皇。
云台曲璧络奇璜,缥缈天乐非宫商。
我欲从之匪暇遑,昨朝图画纷开张。
睥睨旧游心惚慌,南岭赤日西玄霜。
愁云不开雨雪雱,变化倏忽无经常。
隆楼杰阁郁相望,远峰截嵲插雕梁。
商人骑马儿牧羊,牛车鱼艇浮纤芒。
苍鹅无声浴沧浪,熟视却顾疑腾骧。
骅骝奚为弃路傍,骨骼虽老终轩昂。
重阳篱菊开煌煌,怪见桃杏争芬芳。
梅花一枝忽自折,半篱彷佛闻幽香。
文陛网户绿绮窗,中有美人岂媖媓。
流珠蛱蝶金鸳鸯,一盼少年犹断肠。
蓬莱宫中日月长,世界凡阅几炎凉。
悠悠彼乐未遽央,棋局未知谁子强。
庞眉老僧坐道场,手捉拂子据绳床。
似达至理言虑亡,惟我知彼真荒唐。
乃知画工匪其良,倒置高下玩阴阳。
鬼神丑怪不能藏,咫尺千里无准量。
屈折海岱留缣缃,物象涕泣愁斧戕。
贵家欲得心奔忙,背锦轴玉红绨囊。
君亦爱之未能忘,苟不溺心奚所妨。
我今与公陟高冈,坐视四海超八荒。
图史罗列耀文章,前有唐虞上羲皇。
左右孔孟从庄扬,朝莫见之心肃庄。
议论兴废评否臧,卑陋不肯数汉唐。
广莫之野无何乡,我与子乐奚其将。

现代解析

这首诗《观画》描绘了诗人从少年到老年的壮游经历,以及面对一幅画作时的复杂感受。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壮游天下的豪情(开头到"变化倏忽无经常")
诗人回忆年轻时走遍四方的经历,用一系列气势磅礴的意象展现壮阔景象:
- 地理跨度极大:从北方的崦嵫山到东方的扶桑,从太行山到五湖四海
- 自然景观壮丽:蛟龙出没、大浪震天、大鹏高飞、老松傲霜
- 色彩绚丽:红绿相间的花草、赤橙黄绿的树木
- 神仙境界:醉酒的仙人、骑着凤凰、听着天乐

这些描写既展现了诗人年轻时豪迈的胸怀,也暗示人生就像一场奇幻的旅程。

第二部分:观画时的恍惚("昨朝图画纷开张"到"熟视却顾疑腾骧")
当诗人看到画作时:
- 画面内容让他想起旧日游历,产生时空错乱感
- 画中景物变化无常:忽而南岭赤日,忽而西边寒霜
- 建筑与人物交织:高楼远峰、商人牧童、牛车渔船
- 产生视觉错觉:静态的画中鹅仿佛在游动,老马看似要奔腾

这部分生动表现了艺术带给人的震撼——好的画作能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错觉。

第三部分:对艺术的哲思("骅骝奚为弃路傍"到结尾)
诗人通过画作展开深刻思考:
1. 画中反季节景象(秋菊与春桃同现)暗示艺术可以超越现实规律
2. 批评有些画工技艺不佳,颠倒乾坤,让鬼神都显得丑陋
3. 富人争相收藏艺术品,但真正的价值在于精神享受而非物质占有
4. 提出最高境界是与圣贤为伴(孔子、孟子),在书海中寻求真理
5. 最终感悟:与其沉迷画作,不如超脱物外,在广阔天地间获得真正的快乐

全诗精髓:
1. 通过对比壮游经历与观画体验,探讨真实与艺术的关系
2. 艺术能唤起记忆、超越时空,但也可能失真
3. 提醒人们不要被表象迷惑,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4. 充满动感的描写让静止的画作"活"起来,展现了诗歌的想象力

诗中那些看似不合常理的画面组合(如秋菊与春桃同现),正是要表达艺术可以打破现实束缚,创造出超越常规的意境。而最终回归到与圣贤典籍为伴的结论,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精神修养的重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