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登上君山后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仙境的向往和眼前壮丽景色的赞叹。
开头两句"想直接走到仙山去,可大海实在太遥远",用直白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神话中仙山方壶的向往,但现实中海天相隔的无奈。这种想而不得的心情,很多人都有过类似体验。
中间四句写登山过程:"试着爬上君山顶,一直望到苍梧山天色晚"。站在高处视野开阔,连远处的苍梧山都看得见。"四周安静得没有一丝尘埃,极目远眺能看到千里之外",这两句生动描绘出山顶的清净和视野的开阔,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这美景真是世间少有,仙山好像直接连着皇家园林"。把君山比作连接仙境与人间的桥梁,既赞美了眼前景色的超凡脱俗,又暗含对现实世界的认可。这种将仙境与人间美景相提并论的手法,既浪漫又不失真实感。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开阔,通过登高望远的寻常经历,写出了人人心中都有的那种对美好境界的向往。诗人没有使用生僻字眼,却把登高时的畅快感和对仙境的想象完美结合,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心旷神怡的体验。
孔武仲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