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十二首 其一
嬴秦溯颛顼,实肇诸大费。
治水锡皂游,贻尔大厥嗣。
勤周肆封爵,赐之岐西地。
陈宝得其雄,将无为秦始。
食马三百人,岂直当世利。
种德被子孙,威加殄尔类。
隆功德所乘,德薄功难再。
并一古帝无,六王不足毙。
咸阳兵可销,阿房复渡渭。
杀旁绝人知,坑儒塞巷议。
诗书竟何仇,揭竿岂文字。
皇帝传万年,山鬼知一岁。
陈胜奋臂呼,万国诸侯至。
功成不务德,天命安可系。
治水锡皂游,贻尔大厥嗣。
勤周肆封爵,赐之岐西地。
陈宝得其雄,将无为秦始。
食马三百人,岂直当世利。
种德被子孙,威加殄尔类。
隆功德所乘,德薄功难再。
并一古帝无,六王不足毙。
咸阳兵可销,阿房复渡渭。
杀旁绝人知,坑儒塞巷议。
诗书竟何仇,揭竿岂文字。
皇帝传万年,山鬼知一岁。
陈胜奋臂呼,万国诸侯至。
功成不务德,天命安可系。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秦始皇的兴衰为主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揭示了权力与道德的关系。
开头讲秦国的起源,说他们祖先因治水有功被封赏,暗示秦国基业来自善行。但到了秦始皇时代,虽然武力统一六国("六王不足毙"),却因暴政失去民心。诗中列举了焚书坑儒、修建阿房宫等暴行,用"杀旁绝人知"等句生动展现了秦始皇堵塞民意的做法。
诗人犀利地指出:靠暴力维持的政权注定失败。秦始皇想传位万年("皇帝传万年"),结果连山鬼都知道他撑不过一年("山鬼知一岁")。果然陈胜吴广一声呐喊,各地纷纷响应,秦朝迅速灭亡。
全诗的核心观点是:治国不能只靠功业,更要重视德行("功成不务德,天命安可系")。就像种树一样,祖先积德是根基,后代若不行善,再大的功业也会倒塌。这种"德行为本"的思想,对今天的领导者仍有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