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被山水环绕的宁静小亭,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乐的生活状态。
前两句写景:小亭坐落于山水环抱之中,周围花草树木繁茂,给人带来无限舒适与快乐。"康娱"二字点明这里不仅是身体休息的地方,更是心灵放松的乐园。
中间四句写生活情趣:在这个环境中,诗人文思泉涌("勾牵诗思千篇有"),完全摆脱了世俗的烦扰("斗擞征尘一点无")。无论是夜晚秉烛赏景,还是闭窗看云雾缭绕,都充满诗意。诗人用"费遮逻"(费力布置)、"巧闚"(巧妙窥见)这些动作,生动表现了与自然互动的乐趣。
最后两句用典抒情:诗人希望能请来王维(王摩诘)这样的画师,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的隐逸生活画出来。这既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暗示自己现在的生活就像画中一样美好。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日常片段,展现了文人雅士向往的闲适生活。诗人把平凡的亭子写得充满诗情画意,让读者感受到: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环境多么奢华,而在于能否静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诗中透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回归自然的渴望,这种情感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陈宓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