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节宅中秋宴集

十年不到桐江上,画栋飞甍歘高爽。
长风送月作中秋,主翁携客倾家酿。
筠谷山人饮不多,半醉半醒发清唱。
嫦娥怪我发星星,笑谈犹作青年想。
千里婵娟千里情,不期此夜从君赏。
丹桂香清白露飞,黄芦叶碎微风响。
好怀得酒须放荡,何必拘拘绊尘鞅。
圆缺阴晴转眼间,古人今人几惆怅。
但得明年有此情,抱琴江上重相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秋夜宴会的场景,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当下欢聚的珍惜。全诗语言自然流畅,情感真挚,既有对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的思考。

1. 开篇点题,回忆与现实的交织:
诗人开篇就说自己“十年不到桐江上”,如今再次来到这里,看到高楼大厦,感到十分清爽。这既表达了对旧地重游的感慨,也暗示了时光飞逝,物是人非的淡淡忧伤。

2. 宴会场景,欢乐与洒脱:
接着,诗人描绘了宴会的场景:秋风吹送着明月,主人热情好客,拿出家酿的美酒款待客人。一位名叫“筠谷山人”的客人喝得不多,半醉半醒之间,开始清唱起来。嫦娥(月亮)似乎也在笑话诗人头发已经花白,却还像年轻人一样谈笑风生。这些描写生动形象,充满了欢乐和洒脱的气氛。

3. 美景与感悟,珍惜当下:
诗人进一步描写了秋夜的美景:丹桂飘香,白露飞舞,黄芦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面对如此美景和美酒,诗人认为应该尽情享受,不要被世俗的束缚所困扰。因为人生的圆缺阴晴变化无常,古往今来多少人为此感到惆怅。

4. 结尾展望,期待重逢: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明年还能有这样的心情,抱着琴再次来到江边拜访朋友。这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宴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当下欢聚的珍惜以及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核心思想:
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享受生活的乐趣,不要被世俗的烦恼所困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