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施侍御邀宴姚将军庄宅即旧名东郭草亭遗址 其一

共传修禊事,相命出郊原。
花鸟何须眼,栽培亦自村。
辘轳横转水,畚锸削成垣。
因看劳劳者,悬知圣主恩。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三月三日人们结伴郊游、修禊祈福的热闹场景,同时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关注。

开头两句说大家都传说着要举行修禊活动(古代三月三驱邪祈福的习俗),互相招呼着去郊外游玩。中间四句写景:鲜花小鸟不用刻意寻找,乡野间自然生长;水井辘轳横架,农具堆砌成墙,展现质朴的田园风光。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看着这些辛勤劳作的百姓,就能感受到皇帝的仁德恩泽。

全诗妙在表面写春游之乐,实则通过"劳劳者"(辛苦的劳动者)与"圣主恩"的对比,既赞美了田园生活的自然之美,又含蓄地表达了"民生疾苦系君心"的政治理想。用欢快的郊游画面作铺垫,最后点出深意,显得格外耐人寻味。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