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止毂下车马羸惫

九衢横鹜遍骖騑,晓日浮云万盖迷。
借问东京朱伯厚,一车何苦日奔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疲惫车马在繁华都市中奔波的画面,暗含对忙碌生活的反思。

前两句用生动的画面感展现都市清晨的繁忙:大街小巷车马纵横交错("九衢横鹜"),朝阳下浮云与无数车盖("万盖"指代众多马车)交织成迷蒙景象。这里用"鹜"(野鸭)比喻车马,既形象又暗含盲目奔忙的意味。

后两句借古讽今:诗人虚拟询问东汉名士朱伯厚(以刚直著称),为何要日日驱车奔波。这里的"一车"既是实指,也象征现代人困在生活压力的"车"中无法停歇。通过古今对比,揭示从古至今人们都难逃忙碌宿命。

全诗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羸惫"(疲惫)的车马暗喻被生活压垮的现代人 2. "万盖迷"既写实景又暗示人们在繁华中迷失 3. 借古人发问,让读者自然联想到自身处境 4. 短短四句就完成了从写景到抒怀的转折

诗人没有直接批判,而是通过画面和设问,让读者自己体会:我们是否也像这辆停不下的马车,在喧嚣中耗尽精力?这种含蓄的表达比直接说教更有感染力。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