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春日

融融春色海云东,峰点青螺晓日笼。
树里楼台斜间绿,水边栏槛熌高红。
松声谡谡闻清梵,香气微微逗晚风。
伫立溪桥心已远,不知身在画图中⑴。

现代解析

这首《海云春日》描绘了一幅春日海边的美景,读起来像在看一幅色彩明丽的山水画。

开头两句"春色海云东,峰点青螺晓日笼"用简单直接的画面感拉开序幕:春天温暖的阳光洒在海东边的云彩上,清晨的太阳像给青翠的山峰披上了一层薄纱。"青螺"这个比喻特别生动,把山峰比作青色的螺壳,既写出了山的形状,又带着海边的特色。

中间四句是细节特写:绿树掩映中的楼台、水边红艳的栏杆、松涛声伴着诵经声、微风送来淡淡香气。诗人调动了视觉(红绿相间)、听觉(松声梵音)、嗅觉(暗香浮动)多种感官,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尤其是"熌高红"这个词,把栏杆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样子写活了。

最后两句"伫立溪桥心已远,不知身在画图中"最妙。诗人站在溪桥上出神,恍惚间觉得自己已经融入了这幅美景,甚至分不清到底是人在看画,还是自己就在画中。这种"看风景看到忘我"的体验,很多人都有过共鸣。

整首诗没有生僻字,但通过精准的用词(如"谡谡"形容松涛声、"微微"写香气)和巧妙的比喻,把海边春日的生机与宁静同时展现出来。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种物我两忘的意境,让人读完后也仿佛跟着诗人做了一场春日美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