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碥
瓮里嵌天光,四围是积铁。
我从壁上行,盘空数十折。
嵯岈千丈峰,突如云出穴。
猿猱失攀援,鹰隼愁飞越。
堂堂贾中丞,手持天上节。
纵火烧砯崖,横腰凿一缺。
怪石当人头,补天悬破裂。
赪霞飞不去,丹嶂扪犹热。
飞瀑溅石梁,浪花冻成雪。
流为百丈潭,无风自澄彻。
山回人亦转,划然风景别。
岁晚行路难,吁嗟心兀兀。
我从壁上行,盘空数十折。
嵯岈千丈峰,突如云出穴。
猿猱失攀援,鹰隼愁飞越。
堂堂贾中丞,手持天上节。
纵火烧砯崖,横腰凿一缺。
怪石当人头,补天悬破裂。
赪霞飞不去,丹嶂扪犹热。
飞瀑溅石梁,浪花冻成雪。
流为百丈潭,无风自澄彻。
山回人亦转,划然风景别。
岁晚行路难,吁嗟心兀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穿越险峻山道"观音碥"的震撼体验,用生动的画面感展现了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力。
开篇用"瓮里嵌天光"的比喻,形象地写出山道如同嵌在铁壁中的窄缝。接着用"猿猱失攀援,鹰隼愁飞越"的夸张手法,强调山势之险连动物都难以逾越。诗中特别提到贾中丞开凿山道的功绩,"横腰凿一缺"既写出人工开凿的痕迹,也暗含对人力改造自然的赞叹。
后半段转向自然景观的奇幻描写:"赪霞飞不去"写晚霞仿佛被山岩黏住,"浪花冻成雪"将飞瀑浪花比作凝固的雪花,充满想象力。最后"山回人亦转"暗示峰回路转的旅程,结尾"心兀兀"三字传神地表达出行路者惊魂未定的心理状态。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静态的山景写得充满动感:霞光会飞、岩石发热、浪花凝结,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让整座山活了起来。这种将险峻山水与人工伟迹相结合的写法,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又歌颂了人类征服天险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