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歌 其五十三

三身四智体中圆,犹说三千及大千。
八万法门从此出,咄哉王子去求仙。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的比喻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正的智慧就在我们心里,不需要向外寻找。

前两句说,佛家讲的三种佛身、四种智慧其实都在我们身体里圆满具足了(就像手机自带所有功能),可有些人还在研究三千大千世界这些复杂概念(就像非要研究手机信号塔的原理)。这里用"犹说"带点调侃,暗示这种钻研是多余的。

后两句更直白:八万种修行方法都从自心产生(就像手机所有APP都基于系统),可王子居然跑去求仙(就像有人放着手机不用,非要找魔法师)。"咄哉"这个感叹词活画出诗人看到这种本末倒置行为时的无语。

全诗像朋友聊天般通俗,却揭示了禅宗核心思想: 1. 否定繁琐理论,强调直指本心 2. 用"求仙"反讽追求外在的修行 3. 通过王子(尊贵身份)与"求仙"(荒唐行为)的对比增强说服力

就像今天有人说"你口袋里就有智能手机,却到处问人怎么传书信",既生动又发人深省。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