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胡承公的,主题是感慨战争带来的影响和对和平的向往。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写现实:南方文人(翰墨)和北方士兵(弓刀)本是不同群体,却因为连年战争(几年闻战伐)被迫在两地奔波劳碌(两地费经营)。"费经营"三字透露出百姓为战争付出的沉重代价。
中间两句通过生动细节讽刺社会现象:北方人被南方人嘲笑(伧父吴儿笑),文人被武将轻视(儒冠武弁轻)。这两个画面反映了战乱时期价值观的扭曲,文化人不如当兵的有地位。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胡承公作为官员(侍郎)在镇江任职时重视人才(人才广收拾),诗人期待与他共同恢复太平盛世(归共致升平)。"收拾"二字既指收纳人才,也暗喻收拾战乱后的残局。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翰墨/弓刀""吴儿/伧父"等鲜明对比,展现战争撕裂的社会图景
2. "笑""轻"两个动词活画出乱世中的人情冷暖
3. 结尾的"致升平"与开头的"闻战伐"形成闭环,表达对和平的深切渴望
黄彦平
宋洪州分宁人,字季岑,号次山。黄庭坚族子。徽宗宣和间进士。钦宗靖康初,坐与李纲善贬官。高宗建炎初仕至吏部郎中,出提点荆湖南路刑狱,旋主管亳州明道宫。南渡后数上札子论事,多所建白,其论赏罚一疏,持论尤为平允。有《三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