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濯(zhuó)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濯锦江边两岸开满了鲜花,春风吹拂着水面,波浪正冲刷着沙砾。
濯锦江:又名浣花溪,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古代因洗涤锦缎而得名。
女郎剪下鸳(yuān)鸯(yāng)锦,将向中流匹晚霞(xiá)。
女郎剪下一段鸳鸯锦,投向濯锦江中流与晚霞相比美。
鸳鸯锦:绣有鸳鸯图案的锦缎。匹晚霞:与晚霞比美。匹:匹敌。旧写作"疋",故一些版本误作"定"。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濯锦江边两岸开满了鲜花,春风吹拂着水面,波浪正冲刷着沙砾。
女郎剪下一段鸳鸯锦,投向濯锦江中流与晚霞相比美。
注释
濯锦江:又名浣花溪,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古代因洗涤锦缎而得名。
鸳鸯锦:绣有鸳鸯图案的锦缎。
匹晚霞:与晚霞比美。匹:匹敌。旧写作"疋",故一些版本误作"定"。
现代解析
这首《浪淘沙·其五》描绘了一幅春日江边的生动画面,语言清新明快,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像电影镜头一样展开:锦江两岸开满鲜花,春风拂过水面掀起细浪,浪花冲刷着岸边的细沙。这里用"淘沙"这个动态描写,让静止的春景立刻活了起来,我们能感受到春风的力量和江水的流动。
后两句"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突然把镜头转向人物——一位织锦的姑娘。她剪下织有鸳鸯图案的锦缎,拿到江心去和晚霞比美。这个动作既写实又充满想象力:现实中姑娘可能真的在漂洗锦缎,但诗人用"匹晚霞"的比喻,让普通的劳动场景顿时有了诗意。晚霞的绚烂和锦缎的华美相互映衬,人间的巧手与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此相遇。
全诗最妙的是把劳动诗化了。姑娘洗锦缎本是日常劳作,但在诗人笔下,这变成了一场与自然之美的对话。通过"鸳鸯锦"和"晚霞"的色彩呼应,我们仿佛看到晚霞倒映在江面,水中漂动的锦缎与霞光融为一体,分不清哪是人工哪是天工。这种将平凡生活点染成艺术的手法,正是古诗的独特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