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七夕节与朋友彭然石(官职为职方)一起拜访山阴相国(即宰相瞿起恒)时的所见所感。全诗通过简洁的画面和对话,流露出乱世中官员们的无奈与悲凉。
首联"江云暗七夕,官烛伴孤舟"用阴沉的江上夜景开篇,七夕本该是浪漫的,但此刻乌云密布,只有官船上的烛火孤独闪烁,暗示时局艰难。
颔联"夜半一杯酒,相公新白头"捕捉到一个动人细节:半夜对饮时,发现宰相的头发又白了许多。不用直说忧国忧民,白发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颈联"方乱难求去,无山可乞休"道出核心困境:天下大乱时,官员想辞职归隐都找不到清净之地。既不能轻易离职(难求去),又无处隐居(无山可乞休),进退两难。
尾联"座中楚司马,不用苦悲秋"转向安慰友人:彭然石(楚地人,官职司马)不必像古人宋玉那样悲秋伤怀。表面劝解,实则暗含更深的时代悲哀——眼前的现实比悲秋更令人痛苦。
全诗妙在"藏情于景":通过七夕乌云、深夜孤舟、白发宰相、借酒消愁等场景,自然流露出乱世中知识分子的集体焦虑。最后对友人的劝慰,反而强化了无力改变现状的苍凉感,展现了明代官员在动荡时局中的典型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