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李忠简公祠
江上蕊珠宫,前修曾卜筑。
重瞻祠像新,间气钟南服。
鼎甲早致身,正言清辇谷。
引裾去奸回,排难全郡牧。
缒城散群凶,万家再造福。
趋阙屡抗章,拂衣返嵓谷。
心与秋鹤飞,节并凌霜竹。
奕奕绍家声,振振蕃公族。
遗庙敞云根,故国存乔木。
环宇晓峰青,映阶烟水绿。
千祀仰高风,流峙长清淑⑴。
重瞻祠像新,间气钟南服。
鼎甲早致身,正言清辇谷。
引裾去奸回,排难全郡牧。
缒城散群凶,万家再造福。
趋阙屡抗章,拂衣返嵓谷。
心与秋鹤飞,节并凌霜竹。
奕奕绍家声,振振蕃公族。
遗庙敞云根,故国存乔木。
环宇晓峰青,映阶烟水绿。
千祀仰高风,流峙长清淑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纪念南宋忠臣李忠简的祠堂,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赞颂了主人公的品格功绩。
开篇用"江上蕊珠宫"描绘祠堂如仙境般坐落在江边,暗示主人公正直高洁的品格。随后点明这是前人为纪念李忠简而建,如今祠堂修葺一新。
中间部分用一系列典故展现李忠简的生平事迹:他年少得志却正直敢言("鼎甲早致身,正言清辇谷");敢于对抗奸臣("引裾去奸回");解救百姓危难("缒城散群凶");多次上书直言("趋阙屡抗章");最终选择归隐("拂衣返嵓谷")。这些事迹通过"秋鹤""霜竹"等意象,突出他如鹤般高洁、如竹般坚韧的品格。
后段描写祠堂环境:古树环绕("故国存乔木"),青山绿水相映("晓峰青""烟水绿"),用永恒的自然景物象征李忠简精神长存。最后"千祀仰高风"直接点明:千百年来,人们都敬仰他清风般高洁的品格。
全诗通过祠堂景物与历史典故的交织,塑造了一个正直敢言、为民请命又淡泊名利的清官形象。最打动人的是,诗人没有空泛地歌功颂德,而是用"秋鹤""霜竹""青山绿水"这些看得见的自然意象,让抽象的品质变得具体可感,使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这位历史人物的精神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