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曲 其二

黄河缭绕漠南山,秋尽蒲昌雁尽还。
万里白云飞不去,朝朝长结玉门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又带点苍凉的西北边塞秋景图。

第一句"黄河缭绕漠南山"像航拍镜头——黄河像一条金腰带缠绕着荒凉的沙漠群山,画面一下子有了立体感。这里的"缭绕"用得特别妙,既写出黄河蜿蜒的形态,又让人感觉山河相互依偎。

第二句"秋尽蒲昌雁尽还"是动态画面:深秋时节,蒲昌(西域地名)的大雁都飞走了。这里用大雁南飞暗示边关苦寒,连候鸟都不愿停留,侧面写出戍边将士的艰辛。

后两句最精彩,诗人把白云写活了:"万里白云飞不去"——连自由的白云都被玉门关挡住去路;"朝朝长结玉门关"——每天清晨云朵都堆积在关隘上空,像给城门系了条白玉腰带。这种超现实的想象,既突显玉门关的雄伟,又暗含"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边塞孤寂。

全诗妙在把黄河、秋雁、白云这些普通景物,通过拟人化手法(白云飞不去、长结关隘)和宏大空间(万里、朝朝)的组合,让读者感受到西北边塞既壮美又寂寥的特殊氛围。就像用文字拍了一部史诗级风光片,每个镜头都饱含对边关将士的敬意。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