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应驺虞诗

圣皇御宇天下宁,玉衡维贞泰阶平。
雨旸时序百谷登,泰和氤氲毓嘉祯。
粤产瑞兽仁且灵,素质黑章粲精英。
起伏驯扰行不惊,白雪被体玄云凝。
性仁不折生草茎,步武所至祥风生。
岳祇撝呵肃林坰,灵光和气相回萦。
群兽导引纷前行,丹壑吐媚泉流琼。
草木茁秀山增荣,卿云下垂煜荧荧。
文轩载之献帝京,臣民纵观溢都城。
嘉气满路腾欢声,圣主端拱坐天庭。
骏奔百辟公与卿,上章揄扬古是徵。
揆厥所由咸颂称,华夷万方仰圣明。
奉天法祖笃孝诚,皇仁如天育黎氓。
好生之德覃八纮,下及万灵上太清。
四民安居品物亨,女勤蚕织男力耕。
父父子子弟与兄,比屋礼让崇忠贞。
普天率土瞻仪刑,上帝监观歆德馨。
嘉祥奇瑞来相仍,圣心乾乾戒满盈。
臣下遵职惟弗矜,维此瑞兽远来呈。
实表圣德洞幽冥,愚臣感恩怀战兢。
欢呼抃舞倍恒情,上祝圣寿万万龄。
如川之增日初升,皇图巩固永世承。

现代解析

这首《瑞应驺虞诗》是一首典型的古代颂圣诗,用华丽铺陈的笔法歌颂皇帝的仁德与太平盛世。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核心意象:祥瑞之兽驺虞
全诗围绕传说中的神兽"驺虞"展开。诗中描写它外表奇特(白毛黑纹如披雪)、性情温顺(不踩踏青草)、行动时自带祥瑞之风,是上天降下的吉祥征兆。这种虚构的神兽其实是用象征手法,暗示皇帝的仁德感动天地,连异兽都来朝拜。

2. 盛世图景的立体描绘
诗人用大量排比句构建了一个理想社会:自然风调雨顺("雨旸时序百谷登"),百姓安居乐业("女勤蚕织男力耕"),社会道德高尚("比屋礼让崇忠贞"),连山川草木都显得格外美好。这些描写虽有夸张成分,但生动展现了古人心中"太平盛世"的标准模板。

3. 颂圣诗的双重目的
表面上是赞美神兽,实则处处指向皇帝:说神兽仁厚("性仁不折生草茎")实指皇帝仁政;说祥瑞降临("嘉祥奇瑞来相仍")暗示皇帝德配天地。最后"上祝圣寿万万龄"直接点明写作目的——既是对统治者的歌颂,也隐含着劝诫君主保持美德的深意。

现代启示:
这类作品虽然充满时代局限,但其中"仁政爱民""天人感应"的思想,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理想政治的期待。诗中描绘的和谐社会愿景,至今仍能引发共鸣。我们读这类诗,既要理解其历史背景,也可以思考其中对善治、民生的永恒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