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秀才

龙门一上嫌轻进,关塞西游自爱山。
缑岭春归林影密,津桥人静水声闲。
如今正得幽寻兴,佗日青云不易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高秀才的文人漫游山水、享受自然之乐的情景,同时暗含对仕途的矛盾心态。

前两句写高秀才的性格特点:他像跳过龙门的鲤鱼一样本可平步青云,却不愿急功近利;向西游历边关要塞时,反而更钟情于山水自然。"嫌轻进"三字生动展现了他不随波逐流的清高性格。

中间四句用两组对比鲜明的画面:春日缑岭(山名)林木葱郁的静谧,与津桥(渡口桥梁)人迹罕至的流水声,共同构成闲适的意境。这两个画面就像电影镜头,让读者仿佛看到秀才漫步山林、独坐桥头的悠然身影。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现在能尽情享受寻幽探胜的乐趣,但想到未来可能还是要回到官场("青云"指高位),这种自在生活就难再得了。这里透露出古代文人典型的两难——既向往山林隐逸,又难舍功名仕途。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山水描写传递出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活在当下"的智慧:既然此刻能拥抱自然,就暂且放下对未来的忧虑。这种超脱又务实的人生态度,对现代人也有启发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