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安顺 其二

山高地僻景荒残,白发黄堂去习安。
漫说三年金十万,何人留得一钱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偏远荒凉的山区景象,同时暗含对官场腐败的讽刺。

开头两句写景:山很高,地方偏僻,景色荒凉破败。一位白发苍苍的地方官员("黄堂"指知府)被调往习安(即安顺)。这里通过荒凉的景色暗示官场的冷落和仕途的艰难。

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人们总说当官三年能捞十万黄金,但到头来谁能真正留住一分钱呢?这是对贪官污吏的尖锐讽刺——即使拼命敛财,最终也是徒劳,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全诗语言直白却意味深长,用荒凉的景色反衬贪欲的可笑,提醒世人: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反问,像一盆冷水泼醒那些利欲熏心的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