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不归二首 其一

客从暑中来,清风入我户。
佩带楚兰香,囊瘿湘蓠句。
一笑忘形骸,百年示肺腑。
烹鲤唤曲生,劳苦竹深处。
远游焉伥伥,归梦应栩栩。
回首白云飞,下有白发母。
白发不堪剪,儿去定何所。
频频占鹊喜,嗷嗷待乌哺。
去时萱始华,执手泪如雨。
萱华几飘风,月落啼杜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思念家乡和母亲的深情画面,语言朴实却充满感染力。

开头四句写游子风尘仆仆归来,带着楚地的兰草香和湘水边的诗句,暗示他长期漂泊在外。五到八句用生动的细节展现归家后的放松:开怀大笑忘记拘束,与知己饮酒畅谈,在竹林深处享受悠闲时光。

但随后笔锋一转,通过"白发母"这个核心意象展开思念。母亲的白发已多到剪不完,儿子却不知身在何处。这里用"占鹊喜"(听喜鹊叫盼好消息)和"待乌哺"(像乌鸦反哺般期待尽孝)两个典故,表现母亲日夜期盼的焦灼。

最动人的是结尾的对比:离家时门前的萱草(象征母亲的忘忧草)刚开花,母子泪别;如今萱草几度花开花落,月夜杜鹃啼血(古诗词中常象征思乡)。通过萱草从"始华"到"飘风"的变化,不动声色地写出时光流逝之痛。

全诗没有直接说"我想家",但通过母亲的白发、门前的萱草、月下的杜鹃这些具体意象,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游子"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愧疚与哀伤。诗中家常的细节(剪白发、听鹊叫)尤其打动人,展现了古典诗词"用平凡事物表达深沉情感"的魅力。

高吉

高吉,字几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有《懒真小集》,江万里为之序。事见《江湖后集》卷一五。今录诗十七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