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灵岩登天平山次柳道传韵
维昔渡江跸,近在千里甸。吴门治清静,西浙称道院。
兴怀庆历初,百岁如过电。孰有范公贤,皋夔素同传。
天平表先茔,泉台封土竁。巍巍忠烈祠,乡社春秋荐。
伊余从北归,老色日上面。万象供冥搜,四维喜安奠。
重游会主人,奉尝益繁衍。席珍柳太常,险语情眷恋。
我语上濑船,苦思劳挽牵。征途春事残,僧窗夏阴转。
古木蟠夭矫,新篁剥葱茜。水影澄心空,山色照眼绚。
冯高见黄云,残秋行饱面。少饮有馀欢,遐览竟忘倦。
时惊苍石耸,閒悦晴禽转。共惟吏部公,台斗不肯践。
颇好偕文士,幽讨穷林巘。嵌崖白云泉,掬手玩清泫。
煮茗味独奇,醉来和月咽。凉风吹客衣,激激散冰霰。
亦有星源尹,怡颜时自眄。琢句近大雅,放怀即私燕。
文学吴越裔,书工篆隶变。载道灵岩游,山路亦云便。
鸱夷去已久,西子宁复见。徘回响屧廊,尚想吴王殿。
姑苏走麋鹿,会稽贡竹箭。高唱《白苧》词,漓风日以扇。
邈哉季子心,阴述唐虞禅。兴亡属时运,成败谈俚谚。
吴中美浮图,题榜率轻狷。正尔涧谷惭,敧倾袭京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天平山时有感而发,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1. 开篇先写天平山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提到这里是范仲淹的故乡,建有忠烈祠。作者从北方归来,看到这里的景色,勾起了怀古之情。
2. 中间部分详细描写了天平山的自然风光:古木参天,新竹青翠,泉水清澈,山色绚烂。作者与友人一起游览,品茶赏景,十分惬意。特别提到白云泉的泉水煮茶味道独特,在月光下饮酒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3. 后段转入历史怀想,提到吴越争霸的往事,西施、吴王等历史人物,以及姑苏城的兴衰。作者感叹世事变迁,成败兴亡都是时运使然。
4. 最后批评当时一些文人题字轻浮,不如古人庄重。整首诗在写景中融入怀古,在游览中抒发感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诗中"凉风吹客衣"、"煮茗味独奇"等句子生动传神,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通过古今对比,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