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名叫彭大老的朋友,当时他要去泉州(泉南)担任提舶司(管理海外贸易的官职)。诗人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的赞赏和期许。
前两句"一时人物到如今,人望先生日已深"意思是:像您这样杰出的人才实在难得,大家对你的敬仰与日俱增。这里既肯定了朋友的才能,也说明他深得人心。
后两句"愿以苍生置怀抱,勿因空谷有遐心"是诗人对朋友的叮嘱:希望您能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不要因为身处偏远之地(空谷指泉州)就产生消极懈怠的想法。这是提醒朋友即便在外地为官,也要心系百姓,保持初心。
整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1. 既有真诚的赞美,又不失朋友间的坦诚劝诫
2. 短短四句就包含了人才难得、民心所向、为官之道等多个层次
3. 用"空谷"比喻偏远任职地,既形象又含蓄
4. "苍生"二字体现了儒家关心民生的思想
诗人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友人升迁的祝贺,又巧妙地提醒他要做个心系百姓的好官,展现了真挚的友情和崇高的为官理念。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