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燕飞 和浮碧山馆作也,芳草画楼,小桃冶巷,人远无梦,春来寡欢。余亦有杜樊川之感焉,兼邀海蒳生同倚

些事君知否。
记风情、唾裙题扇,薏侬莲女。
雾阁三层湖四面,遥夜凭肩高处。
正天上、月华凉吐。
不照楼东人影独,向花阴、背照鸳鸯去。
云一片,忽笼住。
而今怊怅桐桥路。
有横江、奇峰七二,梦来怕阻。
恰怪柔肠工宛转,细到游丝一缕。
黏不定、天涯飞絮。
海样深情春样短,剩衫边、啼点灯边语。
但说起,便凄楚。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段刻骨铭心却已成过往的恋情,字里行间浸透着甜蜜回忆与苦涩现实交织的复杂情感。

上阕用电影镜头般的画面感回忆热恋场景:开篇"唾裙题扇"的细节,活灵活现展现热恋中亲密无间的小情趣。"雾阁三层湖四面"勾勒出幽会场所的隐秘浪漫,月光下依偎的剪影与花阴里成双的鸳鸯,都是爱情最美好的象征。但"云一片,忽笼住"的突然转折,暗示这美好如昙花一现。

下阕转入现实境况:昔日约会的桐桥路如今布满心理障碍,"奇峰七二"的夸张比喻道出思念成疾的煎熬。用"游丝一缕"形容斩不断的牵挂,用"飞絮"比喻抓不住的旧情,这些纤弱飘忽的意象精准捕捉了失恋者患得患失的心态。结尾处"衫边泪痕、灯边低语"的日常细节最戳人心,说明只要稍微触碰回忆,痛苦就会排山倒海般袭来。

全词妙在将抽象情感具象化:把深情比作浩瀚大海,把欢愉比作短暂春天;用可以丈量的"七二峰"写思念之重,用可称重的"一缕丝"写牵挂之轻。这种化虚为实的笔法,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爱情消逝后,那种既沉重又飘渺、既汹涌又细微的复杂心绪。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