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农家采桑的忙碌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前四句像一幅动态画卷:天气晴好,家家户户都在抢着采桑叶(养蚕用)。桑叶上还挂着晶莹的露水,绿荫浓密湿润。这里用"瀼瀼"形容露水丰沛,"冉冉"表现树荫缓缓笼罩的柔美,画面感很强。
后四句转向人物特写:大人像猴子般灵活地爬上高枝("猱"是古书里的一种猴),教孩子捡掉落的桑葚。最有趣的是结尾——昨天采满筐回家,婆婆还嫌采得不够!这个"嗔"字特别生动,既表现婆婆的严格,也暗示农家生活的辛劳。
全诗妙在两点:一是用"学猱升"这样接地气的比喻,把劳动场景写得活泼有趣;二是通过"教儿拾""姑嗔"这些家庭互动,让忙碌的农事透着温馨。诗人没有直接说"农民真辛苦",但通过采桑人爬高枝、被催促的细节,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劳动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