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海岩

提兵西驻访云岩,淑气浮光杳霭间。
石乳滴泉和雾紫,山花飘锦点苔斑。
昔年题壁人何在,今日诗成客醉还。
惟有赤忠思报国,喜将英气寓灵山(明嘉靖《钦州志》卷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在边疆巡视时的所见所感,语言朴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将军带兵来到云雾缭绕的岩洞,阳光穿透雾气形成朦胧光晕。岩顶渗出的泉水带着紫色雾气滴落,山间野花像彩绸般点缀着青苔石壁。这里用"石乳滴泉""山花飘锦"等比喻,把静态的岩石和动态的泉水、飘落的花瓣写得活灵活现,展现出边疆既险峻又灵秀的自然风光。

后四句转入抒情:看到前人留在石壁上的题字,不禁感慨物是人非;而自己此刻趁着酒兴写下新诗。最后两句是诗眼——将军望着雄伟山峦,将满腔报国热忱寄托其中。这里的"赤忠"像燃烧的火焰,"英气"如出鞘的宝剑,把军人豪情与山河气魄完美融合。

全诗妙在"刚柔并济":既有"提兵""赤忠"的英武之气,又有"浮光""石乳"的柔美意象。通过边疆风光的壮丽,反衬出守将"醉里挑灯看剑"的复杂心境,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怅惘,更有坚守边疆的赤诚,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又回味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