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湖边傍晚的宁静画卷,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四句写湖边景色:田间的沟渠环绕着湖岸,将土地分割成整齐的小块。傍晚时分,湖上渔船陆续归来,渔人聚集;山中村落安静,砍柴的樵夫们各自散去。这里用"琐细"形容田地划分的细致,"洄"字点出湖水流动的状态,一动一静间展现乡村的日常。
中间两句突然转入动态描写:一阵疾风吹过,湖边的芦苇纷纷倒伏,发出猎猎声响,就像有人快速卷起帷幕一样。这个比喻非常生动,让无形的风有了画面感,也暗示天色渐晚,该收工回家了。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多希望能沐浴着清澈的月光,在半夜乘船漫游湖上啊!这里"清光"既指月光,也暗喻高洁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美的向往。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白天的农耕渔樵,到傍晚的风卷芦苇,最后定格在想象中的月夜泛舟。诗人通过对平凡景物的观察,传递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特别是"猎猎如卷幔"这个比喻,把常见的自然现象写得新奇有趣,显示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