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晋父寒食日从郡掾游花光相祠绝江访向园

官事何时了,郊行亦兴佳。
不因修佛供,端为忆诗家。
歌櫂浮春浦,吟筇倚暮花。
翻思红蘂句,想像怨年华。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寒食节(古代清明节前的重要节日)放下公务,和同事一起郊游的闲适心情。

前两句直白地说:公务永远忙不完,但偶尔郊游也能让人心情舒畅。这里用"官事何时了"的反问,突出了对繁琐工作的厌倦,而"兴佳"则表达了出游的快乐。

中间四句描写游玩场景:他们并非为了拜佛才出门,而是因为想念诗友("诗家"指有诗才的朋友)。一行人乘船在春江上唱歌,拄着竹杖在暮色中的花丛边吟诗。这里"歌櫂""吟筇"两个动作,把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写得活灵活现。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看着红花想起逝去的青春,不由生出淡淡哀愁。"红蘂"(红花)象征着美好但易逝的事物,与"怨年华"形成对照,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全诗妙在把两种情绪自然融合:既有放下工作的轻松,赏花吟诗的愉悦,又暗含对年华老去的惆怅。就像我们现代人周末郊游时,既享受片刻悠闲,又可能突然感慨"时间过得真快"。这种真实复杂的情感,让千年后的读者依然能产生共鸣。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