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四日,崇天门听诏,有喜二首 其二

义理推明易,君臣庆会难。乾坤归历数,社稷重丘山。

天意舒晴霁,人心溢喜欢。客愁浑为解,驴背永歌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君臣和谐、国家安定的美好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释然。

首联"义理推明易,君臣庆会难"说:明白治国道理还算容易,但君臣能和谐共事却很难得。这里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当下政治环境的可贵。

颔联"乾坤归历数,社稷重丘山"用比喻手法:国家命运回归正轨(像遵循自然规律),社稷江山稳如泰山。两个比喻都很形象,传递出对国家安定的欣慰。

颈联转到景物描写:"天意舒晴霁,人心溢喜欢"——雨过天晴的好天气,就像老天爷也在表达善意,人们心里充满欢喜。这里用天气变化暗喻政治氛围的转变。

尾联最生动:"客愁浑为解,驴背永歌还"——诗人作为"客居他乡的人",所有忧愁都消散了,骑着毛驴一路高歌回家。这个画面感很强的结尾,通过具体动作(骑驴、唱歌)把抽象的情绪(喜悦)表现得活灵活现。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从国家大事写到个人感受,层次分明。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苦尽甘来"的畅快感——就像长期阴雨后突然放晴,让人忍不住想唱歌。诗人把对国家好转的欣慰与个人压力的释放完美融合,容易引发读者共鸣。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