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隐居集陶诗二首 其二
世短意常多,久去山泽游。
草庐寄穷巷,嘉穗养南畴。
凄凄风露支,司田眷有秋。
我实幽居士,终怀在归舟。
有客赏我趣,引满更献酬。
菊为制颓龄,酒云消百忧。
至德冠邦闾,自古有黔娄。
草庐寄穷巷,嘉穗养南畴。
凄凄风露支,司田眷有秋。
我实幽居士,终怀在归舟。
有客赏我趣,引满更献酬。
菊为制颓龄,酒云消百忧。
至德冠邦闾,自古有黔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文人生活,表达了他对简朴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开头四句写人生短暂却欲望无穷,而自己早已远离尘嚣,在简陋的草庐中耕作南田。这里用"草庐寄穷巷"展现清贫却自在的生活状态,"嘉穗养南畴"则暗含对农耕生活的满足。
中间六句具体描写隐居生活:秋风露水中盼着丰收,像古代隐士黔娄一样坚守德行。虽然心怀归隐之志,但有知己来访时,仍会畅饮菊花酒共话人生。"菊为制颓龄"用菊花酒象征延年益寿,"消百忧"则点明饮酒是为了排解烦忧。
最后两句以古代贤士黔娄自比,表明自己虽然清贫,却保持着高尚品德。全诗通过田园景物、饮酒遣怀等生活细节,展现出一个超然物外、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传递出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
袁华
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