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江舟行口号十首 其五

行近昭潭滩倍多,艑郎劝力唱牙何。
此声莫作寻常听,便是湘南款乃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船行桂江时的生动场景,语言直白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写实景:船快到昭潭时,险滩越来越多,船夫们喊着"牙何"的号子奋力划船。"滩倍多"三字让读者直观感受到行船的艰难,"劝力唱"则突显了船夫们的团结协作。

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悟:他提醒我们不要把这号子当作普通的船歌,因为在湘南地区,这种劳动号子(款乃歌)承载着当地人的生活智慧和坚韧精神。诗人用"莫作寻常听"点明平凡劳动中蕴含的文化深度,就像今天我们会说"别小看农民工的号子,那是他们生活的诗"。

全诗妙在将日常劳动场景升华——船夫的喘息与号子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成了传递地域文化的生命之歌,让人感受到劳动中质朴而顽强的生命力。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