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漕引
汉家鼎定天西北,万乘千官必供亿。
近年职贡仰江淮,海道转输多覆溺。
东阿距泉(清泉县。)二百八,瀹济西来与清合。
安流取直民力省,积水浮纲才两闸。
自昔河防争横议,秖办薪刍不胜计。
宣防瓠子至今悲,以彼方兹功极细。
役徒三万期可毕,一动虽劳终古利。
裹粮荷锸去莫迟,行看连樯东过蓟。
休说春潭得宝歌,长笑韦郎空侈丽。
从今粒米斗三钱,狼藉都城乐丰岁。
近年职贡仰江淮,海道转输多覆溺。
东阿距泉(清泉县。)二百八,瀹济西来与清合。
安流取直民力省,积水浮纲才两闸。
自昔河防争横议,秖办薪刍不胜计。
宣防瓠子至今悲,以彼方兹功极细。
役徒三万期可毕,一动虽劳终古利。
裹粮荷锸去莫迟,行看连樯东过蓟。
休说春潭得宝歌,长笑韦郎空侈丽。
从今粒米斗三钱,狼藉都城乐丰岁。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古代修建运河的重要性,用大白话来分析就是:
1. 为啥要修运河
汉朝定都西北(长安),但官员军队的物资需求巨大。当时主要靠江淮地区供应,走海路运输经常翻船出事。诗人说修运河能解决这个难题——从东阿到清泉县这段,利用济水改道,挖通后能省人力,只要两个水闸就能让船顺利通行。
2. 对比过去治水的教训
以前治河总有人瞎提意见,花钱如流水(比如汉武帝时期堵黄河决口,砍光当地竹子当材料,最后也没成功)。诗人吐槽:和那些大工程比,修这小运河简直是小菜一碟!
3. 号召大家加油干
诗人算账:派三万人很快能干完!虽然现在累点,但造福子孙后代啊!催工人赶紧带干粮扛铁锹上工,想象未来运粮船直通京城的盛况。
4. 讽刺+展望
最后调侃:别学韦郎(可能指某个爱吹牛的官员)搞浮夸风,咱办实事!等运河通了,粮食便宜("斗米三钱"),京城人人吃饱饭,那才叫真本事!
核心魅力:
- 用大实话讲国家工程,像领导现场动员:摆问题(海运危险)、比方案(比治黄河简单)、画大饼(粮价暴跌)。
- 接地气的比喻,比如"小菜一碟""带饭干活",比文言文口号更鲜活。
- 结尾幽默打脸吹牛官员,让人看到诗人的耿直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