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红叶的美丽,通过对比春色与秋霜,展现了秋天独特的魅力。
开头两句写诗人先看到春天的新鲜花朵,转眼又看到频繁飘落的红叶,用"照眼新"和"点衣频"生动表现了季节转换的快速。三四句是点睛之笔:人们总说春天能让万物娇艳,却不知道秋霜也能让红叶如此迷人,这里用"解媚人"三个字赋予秋霜拟人化的魅力。
五六句用典故加深意境:"宫水"暗用"红叶题诗"的典故,说寒水中飘着的红叶像愁绪文字;"吴江"指江南水乡,说初冷的江面像铺着锦缎般的鱼鳞波纹。最后两句转向闲适的田园画面:醉酒的老人头巾上夹杂着黄花,与红叶相映成趣,呈现出一派悠然自得的秋日景象。
全诗妙在将红叶这个寻常景物写出新意:先是与春花对比,再赋予秋霜人格化魅力,接着用两个典故提升意境深度,最后用生活化场景收尾。通过层层递进的手法,把普通红叶写得既风雅又接地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微之美的捕捉能力。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