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节隐先生朱徵君 其三

屈指平生恨,俱宜付酒卮。
逃禅非佞佛,愤世寓填词。
谁为渊明诔,无惭有道碑。
城西郑公圃,魂魄想栖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朋友朱徵君(号节隐)的作品,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联"屈指平生恨,俱宜付酒卮"说:细数这一生的遗憾,都该用酒来消解。这里用"酒卮"(酒杯)象征借酒消愁,体现人生多艰的无奈。

颔联"逃禅非佞佛,愤世寓填词"写逝者的品格:他钻研佛学不是为了讨好佛祖,写词作曲也是为了抒发对世道的不满。这两句刻画了一个不媚世俗、保持本真的文人形象。

颈联"谁为渊明诔,无惭有道碑"用典故赞美逝者:谁能像为陶渊明写悼文那样为他写祭文?他完全配得上"有道碑"(古代为德高望重者立的碑)的荣誉。这里把逝者比作高洁的陶渊明。

尾联"城西郑公圃,魂魄想栖迟"是想象:在城西那片像郑公园林一样的地方,想必他的灵魂还在徘徊流连。用优美意象寄托哀思,让悲伤的悼念多了几分诗意。

全诗通过"酒"、"禅"、"词"、"碑"、"园林"等意象,既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悲痛,又赞颂了其清高品格,最后以灵魂长留人间的想象作结,哀而不伤,展现了传统文人悼亡诗的独特韵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