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太和山
秦关初转汉江东,荐藻灵岩问楚风。
蜿蜒玉梯跻上界,嵯峨金阙列遥空。
重林蔽壑深藏豹,峻岭干云半落鸿。
西掖华嵩迟远照,南襟巴陇伏长虹。
琼芝入夜星辰灿,贝树含春岁序同。
香拂彩霞龙女度,旗翻赤电鬼神通。
冈峦交秘乾坤秀,鼎灶常烹日月红。
定有天仙留逸驾,欲辞尘鞅入元宫。
飞腾历览万山小,盘礡今看此地雄。
蜿蜒玉梯跻上界,嵯峨金阙列遥空。
重林蔽壑深藏豹,峻岭干云半落鸿。
西掖华嵩迟远照,南襟巴陇伏长虹。
琼芝入夜星辰灿,贝树含春岁序同。
香拂彩霞龙女度,旗翻赤电鬼神通。
冈峦交秘乾坤秀,鼎灶常烹日月红。
定有天仙留逸驾,欲辞尘鞅入元宫。
飞腾历览万山小,盘礡今看此地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太和山(今武当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用生动的画面和神话色彩展现了一座令人向往的仙山。
开头四句写登山的过程:诗人从陕西(秦关)出发,沿汉江东行,来到楚地(湖北)的灵岩。他沿着蜿蜒如白玉的阶梯攀登,看到高耸入云的金色宫殿悬浮在远空,仿佛通往天界。这里用"玉梯""金阙"等华丽意象,突出仙山的非凡气势。
中间八句集中描写山景:茂密的森林里藏着猛兽(豹),高峻的山岭上飞过半空的大雁。西边华山和嵩山的余晖未散,南边巴山和陇山的山脉如彩虹匍匐。夜晚山中的灵芝像星辰般闪耀,神奇的贝树(佛教中的神树)四季常青。接着转入神话场景:彩霞中有龙女飞舞,赤旗翻卷处鬼神显灵。这些描写虚实结合,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融为一体。
最后四句抒发感悟:山峦交错展现天地灵秀,炼丹的炉灶日夜不息(暗指道教修炼)。诗人相信这里定有神仙停留,自己也渴望摆脱尘世束缚,进入仙宫。站在高处俯瞰,群山都显得渺小,而太和山的雄伟气象令人震撼。
全诗通过空间转换(由远及近、由下至上)、虚实相生的手法,既展现了太和山的自然奇观,又赋予其浓厚的神仙气息。诗中"藏豹""落鸿"等细节生动,"龙女""鬼神"等想象瑰丽,最后"万山小"的对比更突显了太和山的磅礴气势,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