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名为《盆中四时木犀》,是一首描写四季变化中的盆栽木犀花的诗。下面我来为您分析这首诗。
首先,让我们来看诗中的整体描绘。“一树婆娑月里栽”,这一句形象地描述了木犀树在月光下的美丽姿态。婆娑,意为姿态优美,富有韵律感。在月光下,木犀树的姿态更加迷人,仿佛是在月宫中生长。接着,“是谁移种下天来”,这一句提出了一个问题,是谁将这美丽的木犀树移植到人间的呢?这样的描述充满了神秘感,让人对木犀树产生更多的好奇和向往。
然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木犀花的美丽。“金英恰似清霄月”,这里的“金英”指的是木犀花,诗人用清亮的月光来形容木犀花的美丽和光彩。木犀花的花瓣犹如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人间,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最后一句“一度圆时一度开”,则描述了木犀花随着季节变化而盛开的情景。这里的“圆”指的是月亮的圆缺变化,也代表着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木犀花在四季中的美丽变化。诗人通过对比月光和木犀花的美,突出了木犀花的独特魅力。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木犀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通俗易懂,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才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木犀花的美丽和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向往。这样的情感和描绘,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诗的精髓和魅力。
何应龙
何应龙,字子翔,号橘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不详,与陈允平有交(《西麓诗稿·别何橘潭》诗)。著作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中存《橘潭诗稿》一卷。事见本集。何应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