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有赠(庚子稿,清光绪二十六年)

海上我来寻大侠,如君何让古朱家。
北胡南越英雄在,落日萧萧广柳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1900年(庚子年)到澳门时写给一位朋友的赠诗,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向往和对时局的感慨。

前两句"海上我来寻大侠,如君何让古朱家":
作者说自己远渡重洋来寻找当代的英雄豪杰,而眼前这位朋友的气概,完全不输给古代著名的侠客朱家(西汉著名游侠)。这里用"海上"点明澳门的地理位置,也暗示了寻找的艰辛。

后两句"北胡南越英雄在,落日萧萧广柳车":
"北胡南越"指全国各地,意思是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都还有英雄人物存在。"落日萧萧"营造出苍凉的氛围,"广柳车"是古代运送犯人的囚车,这里可能暗指当时中国正遭受列强欺凌的困境。

整首诗的精髓:
1. 通过古今对比,赞美朋友的侠义精神
2. 在国难当头的背景下,呼唤英雄人物
3. 用落日、囚车等意象,含蓄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魅力在于:
- 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
- 用典自然,既赞美朋友又不显得刻意奉承
- 苍凉的意境中蕴含着不屈的精神

简单来说,这是一首在特殊历史时期写的诗,既夸赞朋友的英雄气概,又寄托了对国家前途的关切,展现了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