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寻访老友时的细腻感受,充满对时光流逝的惆怅。
开头写早春景象:城里柳树刚发芽,枝条还没垂下。诗人沿着城南一路寻找老友,心情急切。城头鸟儿的啼叫在他听来满是哀怨(另一版本"风前啼鸟"更突出春风中的孤独感),病后初愈的他,思念之情比平日更浓烈。
五六句笔锋一转:雨后初晴,远处青山格外清晰;门前流水依旧,仿佛一切都没变。这两句用清新的自然景物反衬人事变迁,暗含"物是人非"的感慨。
结尾最动人:诗人想和老友一起采摘幽兰(象征高洁的友情),却遗憾兰花迟迟未开。这里的"花开迟复迟"既是写实,也暗指相聚的时机总不凑巧,流露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
全诗妙在将寻常的访友经历写出层次:从急切寻找,到见景生情,最后落笔于永恒的遗憾。语言看似平淡,却通过柳枝、啼鸟、流水等意象,让读者感受到时光沉淀下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