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用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民间故事,探讨了修行和悟道的真谛。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1. 修行路上的陷阱(前四句) 用"杨岐栗棘蓬"(带刺的栗子壳)和"东山铁馂馅"(硬如铁的馅料)比喻那些看似高深、实则让人痛苦的修行方式。就像吃带刺的栗子会卡喉咙,啃铁疙瘩会硌牙,刻意追求复杂的修行方法反而会成为负担。
2. 平实才是真谛(中间两句) 直接给出解决方案:与其折腾这些花哨的修行,不如老老实实参悟"平实"之道。就像日常吃饭喝水一样,真理往往藏在最简单的生活里。
3. 顿悟的甜蜜(后五句) 借用"楚王渡江得萍实"的典故(传说楚王在江中得到神奇果实),形容悟道后的体验:当真正领悟时,真理会像红艳艳的太阳那么耀眼,像蜜糖一样甜美通透。这里的"大如斗"强调体悟的宏大,"甜如蜜"形容心灵的满足感。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 用"卡喉咙""硌牙"这种身体感受,让读者直观理解错误修行的痛苦 - 用"吃饭"比喻修行,破除对神秘主义的迷信 - 最后用民间故事收尾,让深奥的禅理变得像童话般可亲 - 通篇都在说修行,但道理适用于所有追求:不要被复杂的形式迷惑,真理往往在最平凡处
释惟一
释惟一,法眼之孙。神宗时主嘉禾天宁寺(《宋诗纪事》卷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