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百十六
不唯禁足,亦乃禁口。
不唯禁口,亦乃禁手。
不唯禁手,亦乃禁心。
禁心不禁口,日日嫌佛丑。
禁口不禁手,累及眉头皱。
禁手不禁心,罪过转弥深。
禁足更禁口,蚁子衔碗走。
禁口更禁手,垂杨生左肘。
禁手更禁心,大地是黄金。
要得一夏安乐,细看两重注脚。
山僧恁么说话,大似不龟手之药。
明珠一颗价难酬,不是知音便暗投。
翻笑药山空费力,水清鱼现不吞钩。
不唯禁口,亦乃禁手。
不唯禁手,亦乃禁心。
禁心不禁口,日日嫌佛丑。
禁口不禁手,累及眉头皱。
禁手不禁心,罪过转弥深。
禁足更禁口,蚁子衔碗走。
禁口更禁手,垂杨生左肘。
禁手更禁心,大地是黄金。
要得一夏安乐,细看两重注脚。
山僧恁么说话,大似不龟手之药。
明珠一颗价难酬,不是知音便暗投。
翻笑药山空费力,水清鱼现不吞钩。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探讨了修行中"禁"与"自由"的辩证关系,语言生动形象,充满禅机。
全诗可分为三层:
1. 前八句用排比手法讲"禁"的层次:从禁足(行为)、禁口(言语)到禁心(念头)。指出如果只禁表面(口、手)而不禁心,反而会产生负面效果——嫌佛丑、眉头皱、罪过更深,就像治标不治本。
2. 中间六句用三个妙喻:
- "蚁子衔碗走"比喻强行禁止反而适得其反
- "垂杨生左肘"化用典故,说过度克制会像胳膊长树一样不自然
- "大地是黄金"则指出真正禁心后,世界会焕发新的光彩
3. 最后八句点明主旨:修行要抓住关键("两重注脚"),就像古代防冻手的药方,珍贵但需要懂的人才能领会。末尾用"水清鱼现不吞钩"的意象,说明真正的悟道是自然而然的,强求反而不得。
全诗妙在:
- 用生活化比喻讲深奥道理(如蚂蚁搬碗、胳膊长树)
- 层层剥笋式的说理方式
- 结尾留下余味,让人思考"禁"与"自由"的关系
本质上是在说:修行不在形式上的束缚,而在内心的觉悟。刻意压制不如自然通透,就像水至清时,鱼儿自在却不会被钓起。